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五章 法律和孙大炮的来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火电厂的运作很正常,很成功。胡小岩也很豪爽,第一座火电厂的资金他转手就批给了特斯拉。特斯拉现在还欠着一屁股债呢!

    拿到钱后的特斯拉立刻马不停蹄跑去马鞍山去建第二座火电厂。在那里胡小岩的物理化学研究所已经建立,德国来的一批实验室设备已经运到并安装。那里胡小岩准备建设一个研究基地和一座安徽大学。

    特斯拉走后,火电厂就开始运作,已经生产出来的变压器、电线也开始被聘用来得美国工人们安装好。

    胡小岩在跟着特种部队训练了三天后,回到烈山镇。烈山镇的夜晚此时已经一片光明。徜徉在明亮的夜晚,安琪儿的眼睛都变成了星星。其他镇民的兴奋情绪也可见一斑。连李经迈都惊讶异常地跟随胡小岩在路灯下徘徊!

    “胡,在伦敦也没有这样的美!”安琪儿仰望着夜空,喃喃自语。

    “山石兄,小弟无话可说,日后但有所用,任凭驱使!”李经迈一开始是被胡小岩用国富论给忽悠来的,之后,胡小岩向李鸿章提请,李鸿章同意了。李经迈才被骗之后依旧留了下来,他虽然工作很努力,但却一直没有归心,对他而言在这里工作是因为他父亲的派遣而已。虽然对胡小岩很佩服,却也没有达到“愿效犬马之劳”的地步。

    但看着今天这一片光明的街道和路灯,李经迈第一次真正认同了胡小岩的《科技至上》的理论。他也第一次否定了父亲洋务运动的做法。胡小岩在宿县和烈山镇的每一个政令几乎都是由李经迈来操作的。烈山镇的每一点变化,他都了然于胸,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这里发生的一切敬佩不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句话第一次走进李经迈的内心。

    光明啊!中国的未来也会像今天一样一片光明。李经迈第一次涌现一股不可遏制的狂热。

    “季皋兄!严重了。你我现在不正是同心协力才有现在的局面吗?”胡小岩内心同样十分兴奋。

    两人相视会心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

    “胡,我的学校!”安琪儿不懂得两人的暗语。

    “放心,学校是第一个通电的。”胡小岩笑着回答。学校才是胡小岩事业的中心,只要学校不倒,他胡小岩就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路灯不仅仅是路灯,它也承担着架起电线的作用。第一个通电的就是学校。路灯只不过是顺路而已,也只有这一条路上面的电灯点亮了。第二个通电的是政府办公大楼,但那里要到明天才通电。灯泡都是从美国买来的,原本不算贵的灯泡在漂洋过海之后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胡小岩暗自琢磨时不时应该让特斯拉将灯泡的工业化生产给先搞出来?他胡某人可没有一点交专利费给爱迪生的觉悟。爱迪生想要那就来中国吧。来了他就别想着再回去了。

    安琪儿现在在学校里如鱼得水。安徽现在一共有了八所中学堂,二十所小学堂。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去年底恩铭的要求下开办的。办校方都是各地的乡绅,这些人恬着脸跑来要求抽调一批数理化教师。胡小岩考虑半天还是答应了。每所学校派了三个,这样一来他手下的大学生们就少了一半。连他自己的学校教师团队都受到了一点影响。胡小岩无奈之下向章炳麟和容闳求援。还是容闳有办法,他从美国邀请了一些美国华侨回国,大约有二十名接受了美国高中教育的华侨会回国支教。至于大学生的华侨则比较少,他们在美国也各自有自己的事业,胡小岩目前的声望虽高,但潜力还没有显现出来。

    十几天后,美国的华侨队伍来到安徽,胡小岩设宴招待后将他们安排到了学校。他现在手下已经有了三所中学堂和三所小学堂。这些学堂不仅费用全免,还包一日三餐。几乎是安徽所有小孩子们都非常想要进入胡小岩的学堂,这让其他各地的办校人很是诟病不已。办一所学堂一般有个两万两白银就差不多了。但如果加上学生们的一日三餐,那么一年又要多付出几千两的费用。

    很多人都说土豪劣绅,认为他们很有钱,但有钱的土豪毕竟是少数,他们一般都只有不到十万两的身价,其中大多是都集中在土地和古董上,真正能动用的现银实际上并不多。

    真正的财富事实上集中在那些官商勾结的豪商身上。这些人比如徽商才是全安徽最有钱的人。

    恩铭的支持,一定程度下给了徽商一些信心,目前徽商们也开始在徽州办学校,也有很多来安庆和宿县开办工厂,大都是轻工业。这一点胡小岩没有刁难,甚至在税收上报请恩铭给予支持。目前安徽的轻工业产品卖得最好的是从英国和德国来的产品。

    特别是棉布和洋火洋烟。这几样产品以价格实惠而闻名。以前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