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六章(七)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中秋一过,北风就来了。

    呜咽的风声在宫廷的每一个角落流窜,檐角铁马泠泠有声,将冷冽的寒意传出很远。

    随寒风弥漫流转在宫中还有一个流言,内容让宫娥们有些羞于启齿,却因此传播地更远。

    事情的起源,还是在交泰宫。那日延平郡王伤愈后入宫觐见皇后,说是伤愈,其实是一瘸一拐由内侍搀扶着入宫的,郡王夫人面色铁青地尾随在后。

    皇后只留了心腹女官,谈话的内容旁人并不知情。只是后来,殿内发生了争吵,宫女们起先并不在意,可是吵架的动静越来越大,让人不安。宫女们不得不前去探看,在走近殿门的时候,就听见里面郡王夫人尖嚷:“他伤成这样,我与活寡有何区别,还谈什么子孙。”宫女们惊闻此言,只能退了回去。可流言已随着风声传了出去。

    交泰宫骤然式微,后宫中一时有些萧条。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冬雪到来,簌簌地落了两天,宫中荡涤一清。

    子虞召宫伶作陪,弹奏了一会儿琵琶。女官趁她们讨论技巧的空隙提醒道:“娘娘,别误了暖冬宴的时辰。”子虞转头眺望交泰宫的方向,雪后天晴的宫殿尤其开阔明亮,“又是一年了。”

    “今年岂与去年同,”歆儿笑着接口,“去年移栽的梅花,只有我们宫里开花了。”

    子虞笑了笑,很快收回目光,把心思放在要带去赴宴的礼物上。

    今年的暖冬宴与往年不同,前几日公主府就传来喜讯,玉城公主怀了身孕。皇帝显然对这个孩子很期待,接连两日都去茞若宫陪伴明妃说话。

    为他生儿育女的妃嫔到底不同,她有些惆怅地暗忖。

    不能出格,也不能留下话柄,为玉城准备的礼物最紧要的两点,子虞最后挑选了一尊白玉的送子观音。

    换了一身银红的衣裙,她带着宫女前往寿安殿。

    殿中果然很热闹。玉城公主和明妃坐在一起谈笑,妃嫔们大多坐地离她们不远,如同拱卫明月的晨星。即使身体坐地远,话题也不曾偏离那个中心。皇帝坐在另一边,驸马晁寅端坐下首,太子,睿定,睿绎分坐两旁。皇后的位子离地有些远,太子妃坐在她的身边陪着说话。

    玉城和明妃说得正欢乐,忽然想起了什么,站起走到了皇帝的座前,笑呵呵地说了一些话,皇帝温和地点头。

    子虞站在殿外静静地看着,这一副天伦之乐的图画已足够美丽,似乎不需要再添加一笔。她的到来与否,并不在这幅图画之上。

    心底难以抑制地有些凄凉。

    她拢了拢衣襟,将这片刻的哀伤偷偷藏了起来,重新带上一丝微笑。

    守在门口的司赞要通报,子虞以手势制止,悄声迈进殿堂。

    玉城的面庞丰腴了不少,脸色稍有些发黄,只用了一层脂粉略略盖住。宫女将白玉求子观音奉上,子虞笑着说了两句,最后嘱咐:“到底是两个人的身子了,要多注意保重。”玉城随意看了一眼观音,倒也没有摆脸色,不冷不淡地说了一句“谢娘娘惦记。”

    子虞的要求并不高,只求面子上能过得去就行。寒暄了两句后,就坐到了欣妃身旁。

    欣妃命人斟了一杯酒给子虞,笑盈盈地说:“去看她的冷脸做什么,既不拿她好处,也不靠她活命。”

    子虞不由就笑了:“也没有必要去得罪她。”

    欣妃呵呵一笑,不再说话,脸上的分明却写着“她可不会承你的情”。

    不过一会儿,皇帝赐宴,众人各居其位,皇后坐在皇帝的身旁,面含笑容却甚少开口。子虞至今还记得皇后在宴席上即兴赋诗、言辞敏捷的才情。皇帝仿佛一无所觉,神情与往常一般。

    皇后少言,在场明妃品级最高,自然由她起了话题。可惜今日她一心放在玉城的身上,说了十句,有九句要绕回去。且她言谈犀利,行事泼辣,若有不和她心意的话语,当场就要反驳回去,几乎不留情面。

    曦美人进宫已有十年多了,容貌不出众,一直不得宠,也无父兄外朝照料。对孩子倒是非常上心,见玉城高兴地饮了两杯酒,便劝道:“怀孕初期需最谨慎,不宜饮酒。”玉城放下酒杯,因殿内温暖如春,又吃了些瓜果,曦美人忍不住又提醒:“凉食易致胎动不安,也应忌食。”玉城顿时面显怿色。

    明妃冷着脸说道:“才吃了这几口,也不算什么大事,何必扫兴。”曦美人顿时讪讪然。旁的妃嫔本来就忌明妃三分,见了这样的场景,越发不往前凑了,少顷,场面就冷清了不少。

    殷美人坐到子虞的身边,满心欢喜地说道:“听妾兄长说,多亏娘娘举荐,这才得了官职。可惜他不能入宫,只能托妾感谢娘娘。”

    “是你兄长该得的,”子虞眨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