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千里江陵一日还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孝恭在房陵城下磕得头破血流的当口,搞定了蜀地局面后,安然班师的大梁皇帝萧铣,正带着十万雄兵通过长江三峡,重返楚地呢。

    鸣凤元年九月初的一天,大军早上从夔州拔碇,顺风顺水放下船来,便见两岸群山飞奔倒退,与当初入川时候那种逆流而进的缓慢艰难,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车轮舸中的踏桨手们不遗余力,在如此迅捷的速度下依然全力踩动,让车轮舸更是如同离弦利箭一样激射而出。入夜时分,居然就穿过了全部三峡,也过了夷陵郡,直到当年西梁龙兴之地江陵郡。

    萧铣就是在腿肚子发软、由千牛左卫副将独孤彦云、独孤平云兄弟二人掺扶着下船的时候,顺理成章恰到好处地剽窃了前面那首诗词。李太白如今连液体都还不是呢,自然没处抗议了。

    “绝妙好诗!陛下文才,当真远盖古人,当世无双!”

    “那些北朝蛮夷之君,当真不能与兰陵萧氏数百年诗礼簪缨相提并论!”

    “当年武皇帝开国为君之前,便先是一代文豪,名列‘竟陵八友’之首。今上中兴之主,文物韬略却更是远迈……”

    皇帝陛下即兴赋诗,内容又是本身就堪称千古佳作的,还无比应景,群臣岂有不马屁拍到天上去的道理?一时之间,谀词如潮。萧铣当然知道自个儿的实力,别说是他自己了。就算是被大伙儿的地图炮连带着波及的祖宗萧衍,要不是身为皇帝。当初哪里就真能在“竟陵八友”当中盖过沈约、谢朓、王融三人去了?凭真本事的话,萧衍的文学造诣在竟陵八友里头充其量也就第四第五的样子。

    不过。萧铣也懒得去纠正别人的阿谀:爷都是皇帝了,稍微让评委们倾斜一下评判标准,咋了?总好过后世一天射三百多只兔子或者一辈子作四万多首御制诗拿来吹捧文治武功的皇帝要好吧?咱好歹也是八成真材实料,两成花花轿子人抬人,十分良心价了。

    在江陵行宫住下,萧铣就马上召集了岑文本长孙无忌一班谋士,还破天荒地把早就等在江陵的武士彟也找来了,好让他们一起通盘协力,了解当下的情况。以及大军下一步的应对方略。武士彟的身份此前都是不见光的,长孙无忌隐约知道武士彟是给萧铣干哪些勾当的,也知道武士彟继承了一部分原本内外侯官体系的差事,至于岑文本等新人,就完全不知道武士彟的底了,萧铣若不是紧急,也不会这样完全不顾及保密和单线联络。

    江陵的行宫,倒不是新造的,而是一直就有。二十九年前,西梁末代皇帝,也就是萧铣的伯父萧琮纳土归降隋朝之前,西梁的国都就是江陵。所以这里的宫殿就是萧铣的伯父二十九年前离去时封存的,终隋一朝,这里也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因为逾制比较厉害。也没有地方官敢挪用去作为自己的官署,倒是杨广巡幸天下路过的时候做过一两次接驾的行宫。此刻萧铣只是略微整顿清扫一番。就拿来用了。在大梁当年社稷断绝之处,商议大梁如何重夺天下的军机大事。倒也算是一番历史的轮回了。

    “陛下,据臣所知,李孝恭近日一直在猛攻房陵城,但始终没能取得存进。房陵郡守吕子臧手头有臣此前秘密送去了数万枚惊雷火器,用以守城再是犀利不过,李孝恭要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填进去三五万条人命的话,几乎不可能耗竭城内守城物资——更关键的是,臣可以保证李孝恭不知道吕子臧手头的底限,也就不可能放胆去搏。

    不过为今之计,倒是害怕李孝恭事到临头狗急跳墙,见事不可为就放弃辎重、船队、陆路绕过房陵郡,直扑武关。那样陛下此前交代的尽可能拖住李孝恭,将李孝恭部全歼于房陵的方略可就没法事实了。”

    长孙无忌在一旁听得倒抽了一口凉气,他此前都没想到萧铣的心居然这样大,在荆北割下来一块肉还不算,居然还打算全歼李孝恭和李靖?李孝恭手下的这支人马,可是相当于如今李唐势力全国兵力的四分之一了。若是真被全歼的话,不但会对李唐的综合实力产生巨大打击,还会导致李渊的两个儿子手下实力更加不平衡起来——原本李元吉是跟着大哥李建成混的,李孝恭是跟着堂弟李世民混的,若不是李世民对付的薛仁果提前不争气,导致李孝恭部被剥离出来分兵去汉中圈地的话,原本李世民肯定还不太愿意放手。现在药师梁军成功歼灭李孝恭,那李世民的嫡系兵力就至少比大哥李建成少一半了。

    长孙无忌虽然本时空并没有送妹给李世民,而是年纪轻轻就拖家带口归顺了大梁。但是高士廉在大兴的时候和李家还是有点儿虚与委蛇的交情的,长孙无忌自问对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也还算有些了解,所以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促成,对于大梁的好处远胜于军事层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