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四十八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永乐三年正月壬子,天子以元宵节赐宴文武群臣,皇后于坤宁宫赐宴朝中五品以上命妇。未得赐宴者,赏宝钞一锭。

    南京北京皆有灯市,自皇城东门迤北,每到夜间,各式花灯骤亮,样式繁多,五彩斑斓,灯最多处,亮如白昼。并有各式小吃及杂耍摊位-穿--插-其间,穿着新衣的男女老少,提灯行走,摩肩接踵,热闹非常。

    往年的大宁是不举灯市的,边塞之地,多是军汉和军人家属,忙着备边屯粮便已是耗尽精力,过年整治一桌好菜,放上一挂鞭炮,就当是除旧迎新。

    有了兴宁伯,规矩自然要改。

    边塞之地怎么了?

    边塞之地照样要热热闹闹的过大年!

    鞭炮要放,灯市照办,怎么热闹怎么来,反正咱有钱!

    说这句话时,孟清和相当有底气。

    据南北两京户部统计,永乐二年,大宁缴纳的粮税和都司库中屯粮,在全国遥遥领先。加上同鞑靼女真交换来的牲畜,皮毛和草药,大宁边军的富裕程度,力压边镇,傲视辽东,甚至可以同江南膏腴之地比上一比。

    往年,北边屯田最多的是甘肃,总兵官宋晟屡次受到天子表扬,无可出其右者。

    永乐二年,大宁这匹黑马横空出世,后边还跟着朱高煦镇守的宣府和沈瑄率领下的顺天八府。宁夏,辽东等地也不甘落后,开垦的荒田和粮税数目直线攀升,逃户和流民的数量却是直线下降。认真统计,竟有万余边民南归,上报朝廷,又是不小的政绩。

    宋晟顿时压力山大。

    输给了大宁可以当做意外,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可连第二名都保不住,被宁夏宣府等地-压-过去,不亚于当头惊雷。

    当户部统计结果出来,宋晟立刻召集麾下将领,瞪着眼睛,桌子拍得山响,说,这事怎么办?!

    众将也是挠头。

    按理说,大家都没偷懒,粮食的产量也不比往年少,甚至还多出了许多,怎么偏偏会是这个结果?

    “总戎,卑职等已是尽力了。大宁等地的屯田之数及亩产量,实在是高得出乎预料。”

    换句话说,不是咱们不努力,全因对手实非常人。

    兴宁伯,定国公,汉王,赵王。

    大宁,顺天八府,宣府,开原,广宁。

    不说同气连枝,拧成一股绳子,也是互相帮扶,互通有无,技术共享。连晋王和周王都托关系走后门,派人到大宁取经,取得丰产。若非藩王的屯田产量不计入户部,甘肃的排位还要靠后。

    往年的领头羊,如今却落到中游,难怪总兵官会气得吹胡子瞪眼。

    面子里子都没了,换成谁都要脑袋冒氢气。

    宋晟发过脾气,冷静下来,知道麾下将领说的都是实话,这事委实不能怪他们。拂过颌下长髯,最终下定决心,出了正月,立刻派人到大宁去学习先进经验。

    面子是次要,能多产粮食才是最紧要之事。保障了粮草的供应,边军就能有更多的力气-操-练,战斗力就能强上几分。

    对于边塞守将来说,还有什么比防御北边的邻居更重要?

    虽说鞑靼和瓦剌正打得热闹,难保哪一天突然回过味来,握手言和,不打了,转而来找大明的麻烦。

    到了那个时候,坚固的城池地堡,强悍的边军,才是能够挡住这些恶邻的根本。

    宋晟做了决定,麾下将领举双手赞成。

    若非守将不得擅离岗位,他们当真很想亲自到大宁去看看,往昔荒凉的城池,如今到底变成了什么样。

    同宋晟一样想法的,还有宁夏总兵官何福。

    没人会嫌粮食太多,多收一斗是一斗。机会送到眼前,何福比宋晟更善于把握。他不只派人到大宁取经,还遣人去了宣府,名义上是给郑亨送信,实际上却是到汉王亲自耕种的军屯去观摩一下。

    两地情况类似,到宣府学习,更优于大宁。

    何福会做出这个决定,实因朱高煦在屯田一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闻,宣府进献朝廷的嘉禾就是汉王亲手种出来的。

    天子大感欣慰,更是在兄弟间相当有面子。

    瞧见没有?这是我儿子种出来的!

    你儿子行吗?不行吧?

    哈哈哈哈!

    朕嚣张?

    朕就嚣张了,你能怎么着吧!

    新年时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