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834.第834章 特殊同盟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得到曹丕出使汉国的消息,刘璟也急急赶回了长安,他当然知道曹丕出使的目的,曹‘操’在太原增兵至十万,将曹彰、曹真、徐晃、张颌等大将调至太原,这就是在暗示他,曹军也将对匈奴用兵。

    曹‘操’肯对匈奴用兵,这对刘璟而言是求之不得之事,汉军的实力虽然不弱,但在骑兵上却比较薄弱,如果在南方,三个匈奴也不是他的对手,但在北方草原,以骑兵对决,汉军着实没有优势。

    也正是因为这样,汉军才放弃了对灵州羌人用兵,两线作战,他必败无疑,尤其他要面对的已不是刘去卑一支匈奴了,而将是整个南匈奴,十几万骑兵南压,这让刘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但如果曹军也愿意为民族大义,投入到抗击匈奴的行列中,刘璟还是非常欢迎,内战归内战,但为了民族大义,就算是敌人,也应该暂时放弃敌视,一致对外。

    相信曹‘操’也应该有这个心‘胸’,与他刘璟暂止刀兵,共击匈奴。

    两天后,刘璟一行人抵达了长安,此时长安还是显得比较杂‘乱’,城外农田内在忙碌夏收夏种,而东城外的军营内还住着十余万尚待安置的乌桓人和羌人。

    尽管汉国主要官员都已赶到长安,又调动了数百名士子来帮忙,但人手还是不足,地方官府还需要时间准备,使得安置进展十分缓慢。

    刘璟一行人刚奔至城‘门’处,迎面从城‘门’奔出数名骑士,为首之人正是司马懿,后面则是鸿胪卿刘敏,司马懿和刘敏看见了刘璟,连忙勒住马缰绳,等候在路旁。

    刘璟放缓马速,上前笑道:“仲达是几时到了长安?”

    司马懿连忙抱拳道:“微臣是五天前方道,不过徐尚书和蒋尚书已经来了很久,董尚书和费尚书留守成都。”

    徐庶和蒋琬赶来长安是为了安置乌桓人,而司马懿则是为了与匈奴作战之事,他主管军务,士兵招募,军械调拨,阵亡士兵抚恤等等都是他的职责范围。

    刘璟又看了一眼刘敏,笑道:“曹丕到长安了吗?”

    刘敏是鸿胪卿,主管汉国藩属及外‘交’,接待魏国使者就是他的职责范畴,刘敏连忙施礼道:“启禀殿下,曹丕昨天已到长安,微臣将他安置在贵宾驿,殿下可是要去见他?”

    刘璟想了想,便对司马懿笑道:“仲达不妨代表我去和他谈一谈,先‘摸’‘摸’他的底,然后我明天再去拜访他。”

    “微臣明白了!”

    刘璟点点头,又笑道:“先进城吧!给我说说成都的情况,有什么重要事情?”

    一行人边走边说,很快便进了长安城。

    ........

    曹丕已经在长安住了一天,这是他第四次来长安,前三次他都是代表父亲来关中巡视,视察民生,考察吏治,前呼后拥,风光无限。

    而这一次,他却是以使臣的名义出使他国,物是人非,长安已经不属于他们,这让曹丕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

    曹丕负手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一泓池塘,莲‘花’开得正盛,绿叶红莲,在微风中轻摆摇曳。

    曹丕的思路此时却飞去了邺都,他到了长安才意识到父亲让他来出使的真正原因,前两次三弟曹植出使失败,给父亲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父亲是希望他这一次能出使成功,或许这也是他为世子的一个重要条件。

    这时,院子里有‘侍’卫禀报道:“启禀公子,司马尚书求见!”

    司马尚书自然就是司马懿,原任父亲的主簿,后来在安陆郡投降了刘璟,现在居然升为相国。

    曹丕城府很深,他不像兄弟曹植那样意气用事,便点点头道:“请他进来,另外,把陈先生也一并请来。”

    陈群就住在隔壁,很快便匆匆赶来,正好在院‘门’口遇到了司马懿,他连忙将司马懿请了进来。

    “仲达,好久不见了!”曹丕笑着迎了出来。

    当年,曹丕和司马懿关系极好,如果司马懿不投降刘璟,那现在就应该是曹丕的左膀右臂,成为他谋取世子之位的肱骨之臣,但时光不能倒流,曹丕心中也只是心怀遗憾。

    司马懿也回礼笑道:“没想到长公子会亲自来,多年不见,长公子神采依旧。”

    这只是一种万‘精’油式的客套之言,就算曹丕变得骨瘦如柴,司马懿也会赞他神采如同当年,实际上毫无营养,只是为了避免彼此间的尴尬罢了。

    两人哈哈一笑,曹丕请司马懿进屋坐下,陈群在一旁也坐了下来,陈群的出使经验要比曹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