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三三〇章 丘吉尔当了杜鲁门的枪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三三〇章丘吉尔当了杜鲁门的枪

        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科斯特庄园。

        丘吉尔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凝望着连绵无尽的田野,天尽头,覆盖着迷茫的苍苍绿意。

        初春,本应是生机勃勃的,但在丘吉尔眼中,整个天地都在风雨飘摇之中,一片晦暗。

        英国,应该走向何处?又能走向何处?

        战时内阁结束,选举随之开始,丘吉尔信心满满,原以为挟着无与伦比的威望会百分之百当选,但没想到,却遭到了惨败。

        “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这是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败选后,丘吉尔引用这句话来说他的败选。

        话是丘吉尔说的,但这并不是他的心里话,实际上,他对他的国家,对他的人民,极为失望。

        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就是一个丑,他根本不知道英国面临的问题有多严重,他更不知道如何带领英国走出危机,但是,丑仅仅凭着美妙的言辞却战胜了伟大的英雄。

        福利社会,这就是艾德礼那个丑战胜他的原因。

        不能吃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这样的民族有个屁的伟大,但是,这毕竟是他的民族,他没有选择。

        回到书桌前,坐下,丘吉尔拿起了笔。

        一个个字母落在洁白的纸上,每一个字母都有千斤重。

        终于写完了,丘吉尔靠在椅背上,似乎全身的力气都消耗尽了,他看着自己写的演讲稿,眼里有愤怒,有不甘,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他当杜鲁门的枪,英国当美国人的枪,这很屈辱,但,没有办法。

        苏联人不仅在东欧咄咄逼人,在中东也不放手,太贪婪了。

        伊朗,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有着极其庞大的利益,但苏联公然违反两国在一九四三年签订的《英-俄-伊朗协定》,拒不从伊朗北部撤出。

        在《英-俄-伊朗协定》中有明确规定,苏联军队必须在战后六个月内从伊朗北部撤出,但现在,苏联非但不从伊朗北部撤出,还要继续向前推进。

        英国已经没有力量单独阻挡苏联,必须得把美国人推出来,但美国人对此虽然求之不得,可美国人是世上最无耻的*子,不会只满足这些的。

        第二天,三月二十三日,上午十点,威斯敏斯特学院,丘吉尔站在了演讲台前。

        “女士们、先生们,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放眼四顾,你不但觉得已经尽了应尽的责任,也感到忧虑,恐怕以后的成就未必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对你我两国来说,现在都有一个机会在这里,一个明确的、光彩夺目的机会。如果拒绝、忽视、或糟蹋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

        ……

        ……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6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只有雅典,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在英、美、法三国现场观察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

        ……

        ……

        ……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坚持的能力加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的。”

        一旁,陪同丘吉尔参访的杜鲁门心花怒放,丘吉尔屈服了,也就意味着大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