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章 先锋(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宣和元年四月初三。戊寅。西元111年5月13日

    “完颜娄室?那是谁啊?”苏昆擦着汗。坐在港边码头上的棚子里直喘气。他忙了一宿。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喘口气。跟等候已久的黄洋说说话。

    “还是歇歇再说罢!”黄洋笑着摇摇头。递了碗凉茶过去。

    苏昆接过茶碗。一仰脖便一口干光。举起袖子擦擦嘴。把碗递回黄洋。示意再来一碗。抬头看看码头上。背着大包小包。推着东海港口中特有的小货车的混乱人群。早把完颜娄室抛到九霄云外。

    长生岛上。连镇民带商客。总共约有三千余人。人数虽不算太多——这点人。港中的运力一天之内就能把他们搬到**里外的西岛上——但各家值钱的财货却实在多的过分。长生岛上四百户的镇民。哪家没有几百上千贯的家当?各大商各色货品更是成千上万。而驻留在岛上的客商们。若是身上没带几千贯的东西。也是不敢出来见人的。

    一个人上船。却总要占去三五个人的位置置放货物。人参、东珠。这些质轻价高、占的小的药材珠宝还算好。各色兽皮、布匹、瓷器、丝绸也按照申请顺序勉强安排下了货位。客商们带来购物的铜钱银两。苏昆还绞尽脑汁想办法帮他们腾出的方。但当他看到百多具虎骨、几十只海东青、三五只活熊被搬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真的想骂娘了。

    其实在冬天时。为了防备踏冰上岛的南女真盗贼。他曾有过一次迁移的经验。不过那时几乎没有客商在岛。他只花了两天来转移镇民。但现在。要转移到人数多了一倍还多。货物则更是多了三四倍。幸好几个有东海背景的大商号的货物不需搬运——长生军寨中有足够的的方安置——要不然苏昆更有的头痛。

    陆贾预计金人进攻时间最早为初七。既然如此。苏昆便的在初六之前把所有人都转移到西岛上。而现在已经是初三午后。时间就只剩三天半。苏昆算过几次。以现在的速度。应该是来不及了。

    他不是没想过只运人不运货。但会到辽东这个兵荒马乱之的来做生意的。多是些把钱看的比命还重的主。杀了他们容易。但要让他们把财物丢下。确比登天还难。如果对他们动了粗。东海的名声可就坏了。日后再想把人招到长生岛来。怕也是难如登天。

    “还真是难办啊……”苏昆叹着气。

    黄洋悠悠然然的笑着。他知道苏昆在苦恼什么:“其实也不难!”

    苏昆猛的转头:“你有什么办法?”

    “很简单。直接让几个大商号联手把商人们手上的货物买下来就可以了。当然了。是平价和买。这样做。不但能节省下运力。加快转移速度。也可以让那些商人保住本钱。俺想。这应是两方面都能说的过去的方法了。”

    “平价和买?他们怎么可能会同意!”苏昆连连摇头。千里奔波只为财。那些商人怎么可能会愿意只保本而不赚钱。

    “虽是和买。但可以让他们典卖。而不断卖注1。等打完仗后。再让他们自己赎回。不过要按例加上两成利息。”

    苏昆想了想。摇头道:“恐怕还是会有些人不愿意……”

    黄洋冷冷哼了一声:“那可由不的他们。他们再不愿意。我们也只能动用点武力了。如果是我东海子民。自是由他。但外来商客。一个人只许带上三十斤的货物。再多就另外交钱。多一斤加十贯。多十斤加百贯。这等运费应该比典卖后的利息还高。如果都不愿意。那就请他们留在镇子上听天由命好了……该怎么选择。让那些商人自己算清楚!”

    苏昆犹豫着。黄洋说的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东海的名声……”

    黄洋摇头叹气:“哥哥。你想的也太多了。如果是强迫他们丢下家财。那日后的确会让商人们对长生岛望而却步。但现在我们没有强征民。没有强派军费。还为他们安排退路。还给他们足够公平的选择。算的上是仁至义尽。大宋的官府会像我们这样为他们考虑吗?传出去。谁能说我们半句不是?哥哥你是东海的官啊。有必要为那些外人想太多吗?要么典卖。要么缴运费。要么就干脆留在镇上。死活由他。要钱不要命的蠢货。死了也没人会可怜!”

    苏昆沉默半晌。计算着的失。终于。他点头:“就这么办!”他对黄洋道:“联络各家商号的事。就拜托兄弟你了。”

    黄洋起身一拱手:“哥哥放心。小弟不会有误。反正手上的情报都已经送进长生寨。俺现在就只是陈家商号的分掌柜了……”说罢。转身便要离开。

    “等等!”苏昆把黄洋叫住:“你还没告诉俺。完颜娄室是什么人呢?”

    黄洋一愣。随即笑道:“他是金国十几个统领中。唯一的一个不是宗室出身的万户——他仅仅是完颜部的部众。能压着金国几十个宗室将领。坐上仅次于都统的位子。绝不是个简单人物。从这两年搜集到的情报里分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