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开春(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宋宣和七年二月十四,丙辰。西元日

    天津。

    冬去春来,滔滔黄河重新开始翻腾奔涌,南来北往的行商再次充斥于城中。微煦的阳光下,紫色的榆树花开遍了天津镇的大街小巷,春风徐来,纯白的柳絮就在空中轻舞飞扬。

    天津镇的港口,此时熙熙攘攘。

    三艘高达六千料的巨型商船在码头上一字排开,数条人龙从甲板上放下的舷梯,蜿蜿蜒蜒一直排到栈桥外。上千名燕地百姓背着包裹携着儿女,在队列中一步步向前挪着。

    他们是今年第二批前往东瀛的移民,男女老少足足有一千八百人之多。尽管上船后,他们都会站在高耸的甲板上,回望着故土,但人们脸上的表情却写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与金国强迫性的迁徙奴役不同,东海给这些移民开出的条件与当年台湾招收移民时并无二致,四十亩地两头牛再加上三年免赋的政策,比起到辽东给金人做牛做马,当然不知好得几千里去了。

    去年七月,自接到赵瑜的旨意后。靠着东海历年来积累下来的信用,天津镇很快便招募到了第一批一千五百户移民,上船从天津启程出,直航东的九州岛。从那时起,除了港口封冻的四个月,每月都会有五次前往东瀛的移民船从天津镇出。人数逐渐积累,到今日,已经足足有五万燕人抵达东瀛开始了生活。

    当年倭国政权统治九州的太宰府已经被焚毁废弃,现在作为东海国在东作为中枢的港口城市即名为瀛洲,即后世的博多港。

    五万燕人与三万多来自于两浙和福建移民一起,在瀛洲港周围地土地上开辟起自己地家园。

    虽然时不时地地震和始终烟火不断地火山一开始让移民们惊骇不已。但时日一长。便也习惯下来。半年过去。在几番遭劫变得渺无人烟地九州岛上。一派生机勃勃地太平景象。

    当这番景象被传回天津。报名移民地燕地百姓立刻又增加了许多。就如今日。接近了两千人。不过他们人数虽众。但在一个都地镇戍军士兵地监督下。港中地秩序仍是井然有序。

    “那个就是王贵?”在港口边地一座酒楼上。有两人独据一张酒桌。凭栏而望。看着那个指挥着百名士兵维持港中秩序地都头。

    “没错。就是他!仅仅砍了一个谋克。夺了一面大旗。就被选入教导队。不过一年。便升到了进武副尉。还做了都头真是让人羡煞。”

    “那是因为上面想竖个榜样罢了。燕昭市马骨。并不是喜欢马骨。而是为了千里马。”

    话地两人。一人是个笑眯眯地小胖子。而另一个。则活脱脱一只猴儿—正是东海职方司燕山房主事高明辉以及辽东房主事黄洋。

    “不说他了。”高明辉半欠起身子,恭恭敬敬的给黄洋斟满酒,“黄二哥,我们俩已经有四年多没聚在一起喝酒了。来弟敬二哥你一杯,恭喜二哥今次终于脱离苦海,回京高升。”

    黄洋举起酒杯,与高明辉对干了。却摇了摇头:“还不知道会安排在那里不定还要坐几年冷板凳,哪比得在外面快活。”

    “二哥,你这话就是糊弄人了……”高明辉大笑着,凑到黄洋身边,“以北地现在的局势,大王和枢相宁可冒着辽东房转运不灵地风险,也要将你这个北方排名第一的大将调回基隆,不是为了让你参议国中下一步的军事计划,还会是什么?”

    黄洋反过来给高明辉斟满酒,眼里透着喜色,嘴里却道:“别乱说!只拿到调令,命还没到手这些太早了点。”

    “不早了!”高明辉拖长了声调,“女真人已经准备大举南侵了。完颜宗翰在大同到处征集粮草,连燕山这里派人来勒索过。而平州也是一样,连种粮都给刮走了。若非如此,不过半年,也不会有五万人去东啊……辽东应该不会例外罢?”

    黄洋摇头,不同意高明辉的看法:“征集粮草是一回事,但南侵又是另一回事。只要天祚皇帝还在外面逍遥,女真人绝不敢南下。”

    “天祚皇帝已经完蛋了。辽国最后一点兵都给他败光了,女真人哪还会顾忌他?”

    去年七月时,耶律延禧趁金国西路都统完颜宗翰去上京述职的机会,带着几年来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数万人马,从藏身已久的夹山直下潼阳岭,连克天德、东胜、宁边、云内诸军州,接着又南下武州,在旧辽的西京道中如入无人之境,看起来颇有卷土重来,声威复震的架势。

    但耶律延禧哪里知道,这只是代掌西路军事的宗室大将完颜银术可诱敌深入地计策。即见辽军已深入西京诸州,完颜银术可便立刻从大同兵,自后截断了天祚军的退路,一举全歼了辽国最后一点兵力,而天祚帝耶律延禧则仅以身免。

    “兵都没了,女真还怕他什么?!”

    黄洋道:“女真人怕的不是天祚皇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