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385 八一三日记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全本小说网 WWW.ops8.com,最快更新老兵不死最新章节!

    0385 八一三日记

    王亮道:“姜玉贞旅长是最后一名从撤出原平城的中国军人。”

    鬼子还是追上来了,坦克连开几炮。

    姜玉贞重伤仰卧在地上,血流如注,时而昏迷,时而清醒。

    特务排长尝试去背起旅长继续撤退,这时姜玉贞又清醒了过来,他对排长说:“鬼子马上就追上来了,你快走,留得青山在,报仇打鬼子!”

    特务排长曾经当过姜玉贞多年的警卫员,坚决不走。

    姜玉贞虎眼一瞪:“我已经不行了,你快走,这是命令,是我最后的一道命令,走!”

    一股股鲜血从坚决的身上、嘴中涌出来。

    鬼子骑兵已经冲过来,特务排长只得洒泪而别,躲进高粱地。

    他远远看见鬼子围住了旅长,先是用刺刀乱捅,然后一个鬼子军官用指挥刀把姜将军的头颅砍下来,血淋淋地拎走了。

    “姜旅长无首,死不瞑目。将军壮志,以身殉国。那年姜玉贞将军年满四十三岁。”王亮把拳头攥得紧紧的。

    这便是王亮每一次抓到日本俘虏后都会想方设法搞死他们的原因。

    日本鬼子,必须得死,没得商量。

    刘家麒(1894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54师师长。为夺回主阵地,亲率所部发起攻击,连克数个山头,重创敌军。在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郑廷珍(1883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独立5旅旅长。)

    秦霖(1899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7军171师511旅副旅长。)

    ......

    这条走廊太长了。

    王亮真的不能再一一看下去了。

    这种揭伤疤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他们可都是统领万军的将军啊!

    最终血洒疆场,这是何等的英勇无畏。

    再往前走,那便是樊建国淘来的宝贝了。

    国民革命军的军装,武器装备。

    一件件安静地摆放在那里,琳琅满目。

    当看到中正剑的时候,王亮又停了下来。

    “叔,您再摸摸?”樊建国问道。

    “没有这个必要了,早就摸够了。”王亮摆摆手。

    躺在那里的这把中正剑真正的主人是王亮。

    中正剑是常凯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

    这已然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

    中正剑的剑柄刻有黄埔志工无往不胜、中正等字样。

    另一面就刻校长蒋中正赠。

    当年王亮得到这把剑,是因为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方案,得到了常凯申的青睐。

    倏然,王亮的目光又落到了一本日记上,“行啊,建国,你小子连八一三日记都搞来了。这日记原本不是由华南理工大学的符罗飞教授收藏的吗?”

    八一三日记作者是1937年就职于沪高官城唱片公司的职员张德治。

    整部日记十分详细地记述了1937年8月12日日9月11日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华的暴行。

    作者张德治原本是杭州余姚的一位热血青年,因身逢乱世,家境败落,被迫辍学。

    为求谋生,张德治身赴上海,投奔舅舅。

    在舅舅的帮助之下,他在长城唱片公司得到了一个职位。

    本以为生活就此安定下来,却没有想到参加工作没几日战事就爆发了。

    形势所趋,大战在即。

    昔日同窗,纷纷投笔从戎,枕戈待旦。

    但张德治从小便体弱多病,不能亲赴战场,杀敌救国。

    于是他就选择了另一条路:记录战时新闻,留予后辈史料,存证日寇罪行。

    樊建国回道:“符罗飞教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去世了,赶上那场大风波,日记就流失了。我也是前几年在一次与偶然的机会下在京城的书刊资料拍卖会水囊见到这本日记的。”

    “尽管价格昂贵,我还是筹钱把她拍了下来,因为她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

    王亮点了点头,很是满意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qb5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