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35章 纸和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字画鉴定的关键,在于纸张、颜料、墨迹和印章等年代上的鉴定,还有技法、笔法、史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等个人特色的鉴定。

这里头方方面面的鉴定,对学鉴定的人来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一大关卡。

褚凝对字画鉴定虽然有些心得,但她自己却是从未真正独立鉴定过一幅字画,可以说是毫无经验。

只是如今席瑜桐都已经开口相问了,听起来就跟考试似的,褚凝总不能不回答。

想了想,褚凝道:“我眼力有限,能看出的东西不多。要是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还请席老师不要见怪。”

席瑜桐嗤笑一声,摆摆手道:“这么小心干什么?我就是随口问问而已,你看出多少就说多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了席瑜桐这话,褚凝就放心多了。

她弯下腰,细心的看起了这幅字。

从古至今,我国的书法大家不计其数,而且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若是懂行的人,光凭字迹,就能确定写字人的大概身份。

当然,现在的褚凝还没有这个眼力。

书法一道看似简单,实则高深莫测。

懂行的人能够看懂,可在不懂行的人看来,除了字体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他的什么意境类的东西,完全就是玄乎其玄,压根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褚凝看的不是字,而是纸,还有墨。

眼前这幅字所用的纸,用的是非常有名气的宣纸。

宣纸,是我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诞于隋唐时期。

因宣纸原产于安徽省宣城泾县,这才以此得名。

宣纸向来洁白稠密、纹理纯净,尤其润墨性还很强。所以,不管是写字还是作画,宣纸都能为它们增彩不少。

书画家们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水墨比例,下笔时疾缓有度,就能让最终出来的作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

这,也就是所谓的“墨分五色”。

宣纸不但耐老化容易保存,而且还拥有不会褪色的特性,因此还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

不过,虽然宣纸起于隋唐,但直到明清时代,宣纸的制造技术才达到巅峰时期。

褚凝面前摆着的这幅字,所用的宣纸,就是她见过的最好的那一类。

她可以肯定,这张纸应该产于清朝。

也就是说,写这幅字的人,是清朝,以及清朝之后出现的人。

确定了这一点,褚凝就开始看写字的墨。

从古至今,代制墨名家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在大众心目中留下印象的,却没有几个。

褚凝当初跟着外公一起生活的时候,倒是在外公的书房里见过几方极品墨。

有一墨难求的李墨,还有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亲制的墨。

而眼前这“天道酬勤”几个字所用的墨,褚凝刚好见过,而且印象还很深刻,所以很快就认了出来。

这用的分明是出自清朝四大制墨名家之一的曹素功之手的紫玉光墨!

她外公就有一方紫玉光墨,视为珍宝,平时根本舍不得用。

褚凝跟着外公生活了十年,见到外公使用那方紫玉光墨的次数,也仅仅只有两次。

而外公去世之后,那方墨就和其他的藏品一起,都留给了她的父亲,褚英略。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紫玉光墨给褚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哪怕经两世,褚凝也没有将其忘掉。

所以,她才能这么快就将写字的墨认了出来。

紫玉光墨十分罕有,并非所有曹素功制出来的墨,都能被称为紫玉光墨。

相传,当年康熙南巡之时,曹素功带着自己最得意的墨品前去拜见,得到康熙的称赞,并御赐“紫玉光”之名。

曹素功的名声,也是由这时候才真正开始传扬开来。

但这也说明了,只有最顶级的曹素功墨,才能配得上“紫玉光”这个称号。

纸是清朝的,墨也是清朝的,这写字人的身份虽然还不能确定,可褚凝却已经能判断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了。

剩下的,就是看印章了。

留下书画作品的人,往往都会卷尾留下自己的私人印章。

曾经经手收藏过书画作品的人,也会喜欢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印章。

所以,想要鉴定一幅字画,从上面留下来的印章上,也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眼前这幅字画上的印章并不多,只有三个而已。

这也很正常。

毕竟这幅字画顶天了也就是清朝时期的作品,距今时间并不算太长,经手的人少,这才是对的。

褚凝盯着那三个印章看了许久。

其中两个印章都是很普通的人名,褚凝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近代史上是否有这样两个名人,应该是收藏过这幅字的人留下来的。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