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9章 保卫西山(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书友们加油,如本周点击过万,周一加一更。//wWW.ops8.cOm 高速更新//

    武穆军在西山的驻守部队有:向青云的第一步兵大队4000多人,李海阳的步兵补充大队7000余人,柯华的重炮大队2000余人,欧阳城的教导大队近2000人(含学员),王老墩的工兵大队3000余人,齐元凯的联勤大队1200多人,司令部所属宪兵队、警卫营、侦察营、骑兵营、通信营2000余人,师记伦所部民兵万余人,总计3万余人。

    向青云的第一步兵大队原本负责整个西山防御,根据战事需要被安排负责西山南线,虽然人数不多,但老兵多,装备齐整,是武穆军的起家班底,主力中的主力。

    李海阳的步兵补充大队虽然人数多,但新兵占大多数,且有些新兵训练还不足一个月,装备也不到位,所以安排在西山北路,面向武穆军控制的苏南平原,这样可以得到其他部队的接应。

    柯华的重炮大队居中,为西山各部做火力接应。

    欧阳城的教导大队及司令部各直属战斗营做预备队。王老墩的工兵大队、齐元凯的联勤大队虽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且车辆多、机动性强,但赵大虎自信武穆军的战斗力,除正常后勤保障工作外,主要负责隐蔽保护根据地的工厂物资,甚至一些工厂还在继续开工。

    师记伦则组织民兵的班长、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到一线观摩作战,并协助联勤大队输送物资。

    南线作战并不轻松。向青云在南线各路口安排阻击部队,顶住了日军的进攻,可是鬼子也不是泥捏的,强大的火力,士兵作战素质还是高于武穆军,何况几十个路口的把守任务使向青云兵力分散,只好大量使用竹签地雷阵。

    向青云发愁,一个班守3个小路口,就得占用两个连,重点区域要派排、连级部队防守,纵深要有排级以上部队支撑,一百多里的防线,兵力太过松散,联勤、炮兵、侦察、通信各直属单位也不好配合作战部队,而且已经有3个连已转入外线机动作战。唉,兵力不够,防不胜防啊。不行,得改变作战方式!

    上野龟甫少将也在发愁,几十公里战线,一万多人,打成了洒米战,各线部队损兵折将却寸功未立。不行,得改变作战方式!得集中兵力,攻击重点目标----梅山。于是,上野龟甫少将决定,收拢部队,第56联队撤回流洞,配合野炮兵第12联队及第55联队松山大队,先拿下新杭,再分兵两路,一路由第56联队春山大队、柳田大队经白岘直取煤山;另一路又第56联队重腾大队、松山大队经花墙直取煤山;第55联队由青冈大队经小浦直取煤山;另一路水泉大队先从水口撤兵,做出与青冈大队合拢的假象,再返攻水口,作为奇兵直取煤山。

    向青云也向周二狗、赵大虎请示,要求收拢兵力,放弃西山西部,然后诱敌深入,将南路鬼子一部聚歼于煤山周围的小平地区域,同时请司令部转移至安全区域。

    周二狗、赵大虎同意向青云的建议,同时表示随时准备给向青云提供增援部队。

    李海阳在北线比向青云舒服的多。李海阳考虑补充大队新兵多,没有重武器,易被鬼子击溃打散,所以也开始就没打算守住全部北线,只是集中兵力守住通往煤山的各个路口、山头。

    步兵第35旅团的手冢省三少将是北路军总指挥,他开始并不打算进攻溧粟山区,因为他还持有另外一道密令----伺机夺取军粮。他打算一面在小池昌次中佐的骑兵第22大队的支持下,先扫荡平原产粮区,掠夺粮食物资,一方面在溧粟山区北面部下防线,等着南路军的步兵第23旅团将武穆军赶出山区,自己捞点儿现成便宜。所以,他命令:步兵第114联队联队长片冈角次中佐负责向丹阳、金坛、茅山、句容一线的进攻,注意筹集军粮;步兵第124联队联队长小讲芳松中佐负责向宜兴、溧阳、溧水一线进攻,不宜展开,以免在复杂地形下吃亏,至宜兴与溧阳之间时,向南在西渚以南布防,做出攻击态势,给武穆军北线施加压力;小池昌次中佐的骑兵第22大队在两个联队之间策应,并依仗机动优势歼灭武穆军松散的小股部队。手冢省三少将部署时有点儿私心:丹阳、金坛、茅山、句容一线是平原之战,相对作战任务轻,而筹备军粮的功劳几乎是白捡,所以派给自己的表弟步兵第114联队联队长片冈角次中佐,宜兴、溧阳、溧水一线虽然也不打攻坚战,但山地作战的可能还是有的,而且山地边缘物质油水不大,所以派给爱打仗的步兵第124联队联队长小讲芳松中佐;小池昌次中佐的骑兵第22大队不是有马么,跑得快么,就让他们衔接两条战线,顺便打击一下支那小股部队,估计立大功的机会不大。各部队也都满意这么分派。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