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八章 大都之乱(2)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真金脸上闪现出不可抑制的惊喜,“文先生,你…你…”也许是因为过于激动,一向口齿伶俐的真金居然一时语不成句,可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自从被俘以来,文天祥的态度一直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对于归顺这个事情,从来都是谈都没得谈的。可是这一次,在行刑前,在忽必烈亲自来劝之时,文天祥居然一反常态的没有出言驳斥。这是不是意味着他要在最后时刻改变主意?

    历史上已经有了裴矩的例子,尽忠到这个程度,也不算贰臣了,忽必烈当即立断,马上说道:“文天祥,文先生,这一次朕明确告诉你,你若效忠我朝,不算贰臣,不上史书,甚至可以不理事务,朕,真的是爱你的才啊。”

    多少年,多少年忽必烈没有像这样一般真情流露,而那边的文天祥,也是浑身颤抖,尤其是那双已经虬枝一般的手更是哆嗦不已。

    “文先生,你三思啊。”真金这时候也顾不得避嫌了,跨前一步,一把抓住了文天祥的胳膊,神色竟有祈求之意。

    文天祥仰天长叹一声,连连摇头,满脸苦笑,道:“大元皇帝,纵然上不了史册,也会在人心里,文天祥但求一死,别无其他。”

    真金愣住了,一时合不拢嘴,而忽必烈的脸色先是变白,然后变得铁青,重重一甩袖子,沉声道:“按时行刑!”

    “领命!”玄甲重装武士们齐声高呼,而文天祥满脸含笑,神色轻松。天祥已经被装上囚车,在大批武士的护送下,吹吹打打的前往西市,而作为监斩官的真金,久久站在天牢门口。一直没有说话,也不愿意动身,直到安童使劲拽他的袖子。才突然回过神来。

    “走了?”真金的神情有些恍惚,仿佛失去了重心一般。

    安童叹口气,道:“已经走了,午时三刻行刑,阿合马想必已经到了。”

    “无法挽回了吗?”真金像是在问安童,又是在自问一般。

    “怕是没有了吧,太子殿下。怎么说,还是去送文先生一程吧,毕竟这么多年了…”安童的心理也很复杂,说起来,文天祥是汉人里少数几个让他真心佩服的人,虽然安童心向汉家文明,可是他向往的是汉家文明而不是汉家士人。在他看来。汉家文明如此光辉灿烂,如果不是这群败家子不争气,又何尝有他们的今天?

    当然,文天祥是个例外了。一句话,文天祥是那种真正有人格魅力地人,无论他的敌人还是朋友,哪怕是留梦炎这样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其肉的人,也在心底不得不佩服文天祥地高洁品质。尤其是《正气歌》风传海内后,“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此等豪气,此等浩气。岂能不让天下读书人热血沸腾?

    使劲摇摇头,赶走脑子里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真金轻轻说道:“既如此,我便回府沐浴更衣,今日,真金要送先生最后一程!”

    “殿下,如此恐怕有嫌…”安童忙说道,虽然他也对文天祥钦佩不已,可是他毕竟上真金的谋主,这样招惹是非的事情,他还是不主张做的。

    “笑话,如今文先生都要死了,如果有人敢拿死人来压活人,真金就一定不再退让!”

    十余年来,安童头一次从真金脸上看见如此果决坚毅之色,甚至连真金几次领兵出征时,脸上都没有如此肃杀之色。

    难道,这是一个转变的契机?安童满脸膜拜的看了真金一眼。

    二人大步而去,却没有注意,一双灼灼地眼睛,一直看着他们。

    “唉,父亲就是认不清事情的本质,看来,汉人的东西还真是厉害啊。”一个阴冷的声音轻轻说道。

    “殿下,汉家文明也就是手段罢了,无非是汉人的皇帝们统治百姓,收拢读书人的法子,本就是术,而不是道,殿下能意识到这点,殊为不易。”一个身材矮小的黑衣人蜷缩在房梁上,有一搭没一搭说道。

    “父亲地错,本王不会再犯,之所以答应你们,就是本王知道,父亲大人是在玩火…用武学地话来说,就是父亲已经走火入魔了。”

    黑衣人笑笑,道:“太子殿下固然是被汉人给绕进去了,可是,你也还没有出来。”

    “怎么说?”

    “你既然能知道太子殿下说到底是招了汉人的道,那么说明你已知其表,却不知其理,你依然是用汉人的阴阳策谋之术,才看得出这一切,也就是说,你还是没有跳出汉人那个思路***。”黑衣人淡淡说道,可是听在那个锦衣人耳朵里,却如同黄钟大吕一般。

    良久,锦衣人缓缓说道:“我国之人入中原繁华之地,时日一久,必然乘车轿而不骑马,住房屋而不搭帐,吃米面而不喜牛羊肉,喝茶水而厌马奶,而你也知道,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