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三十五章 联姻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望向西‘门’‘门’楼的,是赵松节——勤王军骑兵营的营长。.: 。

    他之所以会望向‘门’楼,是因为楚凡好几次接见勤王军,都是在这西‘门’之上;现在他只朦朦胧胧在那‘门’楼里看到个影子,却不知是不是楚凡本人。

    早就被朱纯臣任命为骑兵营营长的赵松节当然参加了那场如梦似幻的大战——一场万人大战,己方居然是兵不血刃便拿下来了,不是如梦似幻是什么?

    战后清点,复辽军这边所有参战队伍总共阵亡了九人——这些倒霉蛋要么死于友军的误击,要么便是在追击时不慎落马摔断了脖子,没一个是死于朝鲜人的刀枪之下的;倒是那几十号伤员里有不少是追击过程中被负隅顽抗的朝鲜人所伤。

    这是赵松节第一次真刀真枪上战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加倍的震惊于楚凡的神机妙算——在不明真相的人眼中,朝鲜的征讨大军就像是照着楚凡给他们划定的地方排兵布阵,傻乎乎地被炸成了一堆碎‘肉’。

    他还算多少听到些≥↗,m.风声,知道复辽军是事前就在地下挖掘了巨大的工事,而在那些根本不明就里的人——比如,东海岸那一系列定居点的人们的眼中,楚凡简直就被神化成了能召唤地下火龙的仙人!

    震惊过后回归平静,赵松节便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作为一名宋人后裔,他当然更愿意和两个儿子一样,堂堂正正加入复辽军;为此他没少找那位永远一副吊儿郎当模样的朱纯臣朱都监,可每次都被后者以各种理由忽悠过去了。

    结果他没走成,反而等来了以前同为牧奴的好些老兄弟,以及复辽军中一些多少能说点朝鲜话的老兵——他们被充实到勤王军中担任中下层军官。

    这让赵松节打消了离开的念头——正如勤王军那位文宣队队长马明腾所说,大伙儿都是有家有室的人,现如今分了房子分了地,再不用担心妻儿老小挨饿受冻,眼瞅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该‘摸’着良心问问自己,这一切都是谁给的?楚凡楚公子!

    既受了公子的恩,就得替公子分忧,现在公子担心这帮朝鲜人起坏心眼掉过头对付复辽军,大伙儿难道不该帮他看着一点儿?做人可得讲良心!

    况且公子还不是让大伙儿白帮忙,每月饷银从来都是按时足额发放,何曾少过一文钱?就拿他赵松节这个骑营营长来说,一个月15两银子的饷银,比复辽军骑营营长也少不了多少。

    而且他们这些中层以上的军官,还有个什么股权,就是说可以认购东印度公司一百两银子一股的股份;这什么股份不股份的赵松节不懂,不过他倒是听人说过,有了这股份每年啥事都不用做就能分银子。

    既有这么多好处,赵松节也就准备踏踏实实在勤王军里好好干了,不过最近有件事却让他颇为烦恼,那就是他儿‘女’们的婚事。

    战前赵松节便把家搬到了终达里,又请人盖了一栋二层小楼;现在仗也打完了,岛上彻底安全了,他也可以放放心心张罗儿‘女’们的婚事了。

    原来当柳家牧奴时,最让他头疼的是两个儿子——连最起码的聘礼都拿不出来,谁会把姑娘嫁到他家呀?

    现在可好,聘礼早就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俩小子一个是复辽军的骑兵副连长一个是三营的排长,上‘门’提亲的人把他家的‘门’槛都快踏烂了——这一场大战打下来,再瞎的人都能看出往后这济州岛上到底是谁说了算,所以那些原本骑墙的乡绅大户们一下子全倒了过来,成天在瀛洲城里钻头觅缝找路子,想尽办法把自家姑娘的庚帖送到复辽军各级军官的面前。

    不仅是这些乡绅大户,明水‘洞’那边的福建人、济州城内原来的官绅以及重获自由的流放官员们,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任何时代,联姻都是捆绑利益、结成同盟最好的手段;所以这段时间瀛洲城着实热闹,几乎天天都有浩浩‘荡’‘荡’的送聘礼的队伍吹吹打打地出城,奔赴山南山北各地。

    赵松节也给大儿子定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南边上孝里的一户小地主,家中长‘女’15岁,赵柏年自己去看了以后感觉很满意,于是定了下来,选了三个月后一个黄道吉日完婚;大儿子算了结了,小儿子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左挑右选怎么都不如意,急得他娘直跳脚,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还有就是‘女’儿小珠也让他不省心,小丫头今年十三,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都说‘女’儿是爹娘的心尖‘肉’,赵松节当然巴不得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家,让小珠往后的日子过得舒心点;要说知根知底,当然就只有那帮子同为宋人后裔的老兄弟,赵松节反复比较了一番,有两个也在复辽军中的后生他放在心上了。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