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七十章 尴尬的美国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一百七十章尴尬的美国

        1944年9月14日,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一个值得大英帝国上至国王相、下至平民乞丐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在14日这一天,纳粹德国在共和国、美国等国家的强烈质疑与抗议声中,正式宣布了封锁不列颠及爱尔兰群岛,一切中立国商船、军舰、潜艇、航空飞行器,务必封锁海域和空域,否则遭受到的一切后果和损失,德国政fǔ以及军方都概不负责。

        第二次大战中有这么一天的到来,并不令人们稀奇,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就曾在5年2月11日,宣布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对环绕大不列颠和爱尔兰领海以及英吉利海峡中的敌国商船一律击毁,事先不加警告,中立国的船只也不例外。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宣布了同样的政策,这样的“无限制潜艇战”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是令人极其厌恶的,尤其是像共和国、美国、日本等中立国,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都感到在德国潜艇的威胁之下,与英国之间的贸易显得更为困难和危险了,为了做上一次买卖,出售方必须组织一批规模较大的船队,要在军舰的护航下才能前往英伦三岛,这样一来成本问题就更为突出了。

        当然,能让世人如此铭记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方面有百万计的物资沉入大洋,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潜艇战持续至今,同盟国方面的商船与物资损失量也令人头皮麻,真正的梦魇式缘故,那还是因为5年5月7日,德国一艘潜艇在毫无警告的前提下,将“路西塔尼亚”号邮轮击沉,直接造成而来邮轮上128名美国人丧生,美国民众在原本就对德国的厌恶感上更添憎恨,这次事件为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创造而来一定的舆论基础。

        可以说,时至今日,美国人似乎——“好了伤疤,便忘了痛”,“路西坦尼亚”号事件他们权当成了一次过去的、不堪回的记忆,自觉自愿的就把它给封存在了记忆的深处,他们宁愿把这次事件当成了德国潜艇的一次误打误撞,或者是一次警告,因为在美国政fǔ大声抗议后,德意志帝国便暂停了他们的无限制潜艇战长达五个月之久。

        从9月14日纳粹德国又祭出了他们的无限制前提战政策以来,彻头彻尾清醒得很的英国人就比较理智,上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们短短六个月时间里,这其中还抛开德国人暂停了一些日子的潜艇战,他们就损失了2吨的物资,而且在当时的贸易政策并没有“到岸交易”,而是购买方下订单之后与定金之后,出售方自雇船队将物资送至目的地,如果途中货船与物资尽毁,那负责的是购买方而非出售方,因此大英帝国可谓是在一战期间受苦了这个“无限制潜艇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了,高傲的英国人唯一所忌惮的就是德国人的潜艇,而希特勒还是遂了英国人的“愿望”,把更为厉害的纳粹版本的“无限制潜艇战”政策给实施起来了,这一次德国海军所装备的潜艇更为厉害,航程更远、潜航更为安静、鱼雷威力更大等等,总之纳粹德国海军的作战潜艇,往往比商船船队护航的军舰还“灵敏”,不仅能跑、能藏,而且还能听、能打,这可让英国人吃尽了苦头,这也就有了“到岸交易”这一种新式贸易政策。

        “到岸交易”是物资出售方务必将货物送至英国指定港口,届时才能收到货款,这样一来航运途中的危险都扔给了物资出售方,英国人只需要在港口坐等物资到岸就行了,虽然他们这样一来会为所购买的物资付出更高的价格,可他们宁愿这样,就好比这一次他们一次xìng用了7o亿元来购买了共和国三百多万吨物资一样,除了这些货款之外,他们还另外支付了一亿元作为物资承运方的战争危险补贴。

        但英国人不得不考虑到的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战争物资和工业原料主要的输出国,和它仅仅相隔着大西洋的美利坚,是英国人将反法西斯战争继续下去的重要力量源泉,美国为他们输入的大量物资都是按照“租借法案”而来,换而言之就是,英国人目前在美国提货、运物资,那都是打着白条的,卯足了劲儿往国内运便是,对于来自上万海里之外的共和国物资,他们则需要用硬通货或者外汇储备来购买,否则物资与运输相关的共和国企业们将先对大英帝国深感厌烦,指不定就把这些物资统统运到意大利或者法国马赛去,将物资卖给纳粹,不仅航程更短、周期更快,而且纳粹的出价也不低,毕竟希特勒劫掠了西欧数国,黄金白银之类的硬通货多得是。

        事到如今,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几乎遭到毁灭xìng的打击之后,赳赳自负的大英帝国不得不承认,战争的天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