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19 十八罗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无色坐在那里,皱眉思索了半晌,抬头看着赵与愿道:“于愿,这都是你搞的鬼,是不是?你想让我们跟你走,就撺掇着老方丈撵我们下山,是也不是!”

赵与愿知道这些光头们对少林寺的感情,如果被他们误会,只怕最后反而弄巧成拙,于是连忙辩解道:“哪有此事!无色大……哥,你想我是何等样人,又怎能说得动方丈?我说什么方丈就能听什么了?我的确是不知情啊!”

无色瞅着他道:“说的也是,你究竟是何等样人,我们确是还不清楚,既然你能把方丈都说动了,想必来头不小!”

赵与愿咧着嘴苦笑道:“无色大哥,你怎么就把罪名给我坐实了呢?我也是今日早间在山上偶遇方丈,才听他说起这回事。”于是把跟了因的对话又向他们复述了一遍。

虽然赵与愿确实存着这个心思,平时也没少向了因方丈提起,但如果不是了因突然变得这么积极主动,他又能有什么法子?至于把无色这些人赶下山,今后与少林彻底断绝关系,更不会是他的本意!

赵与愿把这些情况向众人明明白白地解释一遍,又接着道:“如今我也不必相瞒,我其实是大宋国燕王之子,姓赵名与愿。前日我自称‘于愿’,也不算欺骗各位。今日我正式礼聘各位随我前往成州封地,助我做一番大事!”

众人一听他自报家门,无不惊讶地睁大双眼。原来他们只以为这位神秘的“于愿”来自南宋巨室之家,却不知他的身份竟是天潢贵胄、太祖嫡裔。要说少林寺里这些人虽然身在北地,也接受金人统治,其实心中却都以大宋子民自居。想到这几年和一位正儿八经的赵宋小王爷共同生活、共同学艺,众和尚都有些莫名的兴奋。

这时,方生闷闷不乐地说了一句:“还说不是你!你以小王爷身份下令,方丈自然是听你的!”

众人一愣,又都大笑起来。方证笑着过去拍拍师弟的肩膀,安慰了几句。

说到今后去留之事,赵与愿拿出以前赵柬和赵汝愚定期汇报的成州概况和未来愿景,摊在桌上向众人娓娓道来:

成州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招蓄并重,目前共有二万三千九百五十户,老少丁口十余万,已是一个中等州府规模。平均五户抽一丁,合计府兵四千余,组建一军。为了提前向那位即将出道的南宋抗金名将孟珙表示敬意,赵与愿将之命名为“忠顺军”,分为左右两军,番号分别为“天武”、“神卫”,由赵柬带去饶风岭天天拉练。

成州下设草市,千户规模以上五个,百户规模数十,镇级中心以百户为界也各有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包括工商业人员、佣工和苦力、官僚贵族和士人、地主和农民、军事人员、技艺之人、宗教人员、无业游民等等。

成州以农业为本,同时大力发展矿业冶炼,三年前成州器技库在“与愿宝典”土法炼钢的启发下革新了冶炼工艺,如今勉强能从二百来斤精铁当中炼出三四十斤高碳钢用于制作刀剑弓弩等物,形成规模后又转向民用,以贸易经济为支撑,产业链逐渐成形。

成州矿产资源丰富,铜、铁、石英等物分布较广,另有“一黑一白”之说,黑为煤,白为石灰岩,矿层多为裸露地表,开采便利。前者由军方组织,以南宋军队中默认的“回易”形式为名,大规模向北方走私,是目前的利税大户。后者已开采出来上万石,放在采料场上堆积如山,不过除了铁匠铺时不时地会派人来拉几车之外,所有人都不知道采这么多有什么用,包括赵与愿在内,因为对于一个经济专业出身的人士来说,水泥这个玩意儿,实在是太难搞了,浪费了他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出不来一点成果,是目前的亏损大户。还有一个灰色收入就是沙金,这个东西的开采受到南宋小朝廷的严格管制,目前还处于地下经营状态。

总的来说,目前成州已是走上了一条正规发展的道路,在南宋各路的州府当中虽然还很弱小,其潜力却不容人小觑!

经过赵与愿这一番讲解,无色与方证逐渐坚定起来,带头主张一齐前往成州。众人都是年轻血性汉子,在无色的鼓动之下,没一会功夫就达成了一致。

赵与愿心中高兴,却突然发现觉远表现得有些反常,他一个人坐在旁边不吭不哈,半天都没说一个字,等众人计议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