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75章 重返飞鹰岭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今天更新口字,凌晨四,中午们00,晚上心,敬请留意!,

        刘展回到飞鹰岭,自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白云观已经修耸一新,作为刘展的住所。刘展回来以后,依然住在这里。令刘展觉得惊奇的是,黛施和舒婉仪,据说偶尔也会回来住,不过她俩现在都不在。白云观唯一的长住客,乃是舒塔桑,就是那个喜欢盗墓的小胖子?他的脾气非常的怪癖,好像除了跟刘展偶尔说话之外,跟别人都没有话说。

        一路上骑马辛苦,刘展休息了一个晚上以后,才开始忙活。

        杨炎、杜佑、白光帅、陈仙奇等人都先后前来汇报工作。

        刘展首先听取了杨炎的工作报告。

        飞鹰岭招收了大量的难民,目前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六万人,都分布在五台县境内。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关中遭受水患的灾民,是经过上千里的迁徙。才来到飞鹰岭的。他们到达飞鹰岭的时候,已经是奄奄一息,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有这么个地方收留他们,让他们活下来,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根据杜佑的估计,关中的水患,至少造成二十万的灾民外流。由于后来杨国忠担心事情闹大,不得不采取了一些缓和措施,同时更加严格的限制难民流出,难民们进入飞鹰岭周围的速度,才逐渐的降低,最终达到六万人左右。若是杨国忠放任自流,进入飞鹰岭的人口,至少在十万以上,这相当于一个上州的人口了?

        这些难民当中,青壮年并不多。主要是老弱妇孺。由于经过了长途的跋涉,还有各种各样的刁难,他们到达飞鹰岭的时候,身体都是非常虚弱的。幸好,飞鹰岭已经做好了接收难民的准备。粮食、医疗、居住等方面前有应急措施,倒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在刘展回来之前的那几天,夕,面还结陆续续的有难民到来,但是数量已经减少了,每天到达飞鹰岭的人口不足三百人。从目前统计到的数据显示,这些前来投奔的人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难民,而是来自各个地方的盗贼和投机者,其中又以想要背靠大树乘凉的盗贼居多,有的甚至是整个团伙一起投靠过来的。

        这么多的难民涌入飞鹰岭区域,官府不可能不知道,有些衙役甚至是跟在难民的屁股后面到达五台山地区的?不过,五台县县承刘长卿,对此一只眼开,一只眼闭,从来没有派人过问。这并不是说刘长卿尸位素餐,完全不理政事。只是他觉得没有更好的办法,他的仓库里,可没有多余的粮食解救这些难民。与其让这些难民饿死,还不如让他们在飞鹰岭暂时落脚。这位县承想法有些简单。将刘展当做好人来看待了。

        杨炎派人暗中和刘长卿接触,同时向刘长卿送去了一些礼物,以此试探刘长卿的态度。不过礼物被刘长卿客气的退了回来,刘长卿向来是以两袖清风著称的。当然,刘长卿也委婉的表示,只要飞鹰岭不公开对抗朝廷,不再做袭击县城之类的事情,他不会干涉的。这位颇有些名气的诗人,想法似乎和其他的官僚有些不一样。

        总的来说,刘长卿是个有良心的人,不愿意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继续颠沛流离,如果他们能够在飞鹰岭落脚,那自然是最好。他为此担待一些关系也愿意;事实上,他已经被排挤到五台县这个偏僻的地方来,别人也没有更差的地方可以打发他了。就算他书面报告此事,别人也会置之不理的?五台县送上去的各种报告,据说都是被忽略掉的。在河东道,好像根本就没有五台县这个行政区域。

        对于杨国忠来说,这些难民到底流向哪里,他是完全不关心的,反正,这些难民不要出现在可以让皇帝知道的地方就可以了;太原府的杨光朗和王承业两人,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并没有想到刘展收留这些难民的真实意图,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只要这些难民不捣乱,就万事大吉了。作为太原府的主政长官,脑残到这样的地步,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不过,有吉温的前车之鉴,聪明的人,又怎么会投奔杨国忠呢?

        由于有了刘长卿的掩护,飞鹰岭的各项工作,都开展的相当的顺畅。并没有受到什么干涉。唯一的干涉,就是常山郡的颜三公子,曾经派人来暗中侦查过几次,不过也没有说什么;颜泉明是彻底的放弃了对刘展的打压心理,只希望这个家伙,不要在常山郡的地盘上闹出太大的事情来。

        事实证明,杨炎和杜估的搭配,是非常成功。

        杨炎有足够的大局观,对整个根据地有很好的整体布局。杜估的工作则非常有冲劲,而且敢骂人,敢得罪人。杨炎摸不清刘展到底是什么身份,做事多多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