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三月十六日这一天对于鲍福来说几乎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一天。

    早晨天不亮他脸顾不得洗就拉出自行车赶到芦花村向西二十五里路的水仙庵集市上买鱼和肉去了。因为不是逢集遇会程漳集的街道上是没人卖肉的。

    去水仙庵这条道可不好走啊。二十五里路全是坑坑洼洼要是遇上水旱天气就更糟糕了不是泥泞满地就是尘土飞扬。

    水仙庵因该村曾有一古庵而得名。它地处三县交界处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这里一直成为多事地带。尽管其他地方大讲特讲反对投机倒把可这里的投机倒把份子照样成灾。据说早在解放前这里就是强人出没的地方。现在它的官用名称叫:马王人民公社隶属邑城县。

    “马王”的来历要追溯到一九四七年。这一年的春天还乡团头子王平常纠集国民党匪徒到水仙庵实施大规模的武力报复。群众被聚集在学校门前的广场上。匪徒武装妄图从**领导人马子千口里得到什么他们把他绑在广场附近的一棵大槐树上。敌人对他实施了各种残酷的手段都不顶用。为了杀一儆百敌人最后决定对他当场进行开膛破肚。就在这时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从容地走到台上此人便是王平常的父亲。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王老汉就一刀将自己的儿子砍死随后便自杀成仁。为了纪念这位英勇不屈的**员和这位大义灭亲的王大爷一九五八年人民政府决定将原来的水仙庵乡改名为马王人民公社。

    “水仙庵”的叫法跟一位道姑有关。水仙庵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名为陇姑庵一向香火旺盛。抗战初期一位法名叫水仙的年青道姑做了该庵的住持水仙道姑不仅精通经法而且美丽善良深受广大信徒的爱戴。日军占领邑城县城后我八路军联合地方民兵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九四一年日军为搜捕一名受伤的八路军来到了陇姑庵。敌人对水仙道姑软硬兼施她始终都没有供出那位伤病员。敌人丧心病狂最后扒光了她的衣服把她活活地烧死在庵前。几千名群众亲眼目睹了日军这一残无人道的罪行同时也被水仙道姑大义凛然的精神深深感动。大概从那时起陇姑庵的名称逐渐被水仙庵所代替。

    解放后邑城县委、县人委先后就原陇姑乡问题做过两项决定:一、在学校前的广场上建立一座纪念碑号召人们将马王英烈的事迹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二、将原陇姑庵拆除。然而在人们的心目中马王英烈固然功不可没水仙道姑也将流芳千古。

    话又扯远了却把重要的事儿给忘了。鲍福这一天到底在忙个啥?原来明天是他母亲的奶奶三年忌日。为了把明天的事儿办的风风光光他今天必须在天黑之前办好三件事儿:第一、把肉和鱼买回来让桂晴赶快蒸煮;第二、午饭后他要赶到芦花村向南十五里路的李苏村取回罩子(一种用彩色纸张扎成的房屋祭祀时在坟前焚烧。……作者注);第三、晚饭前他还要赶到程彰集街道上租一套专门用于白事儿的礼盒。三件事儿都办完了晚饭后所有的近门子他还得捱门捱户地通知个遍。如果大家没有异议次日早饭后到鲍福家里集合。

    临近吃午饭的时候鲍福才办完了第一件事儿。这时他已经热得汗流浃背了。

    就像进行接力赛一样桂晴没顾得上吃饭就紧张地投入到她所分工的工作中去了。桂晴的任务也很繁重。她既要煮肉、炸鱼又要蒸馒头等等。这十碗馒头十碗肉是绝对不能少的何况一桌丰盛的供品不仅仅需要这些。另外她还要赶着给文氏做孝衣还要准备香烛纸马等等。以上的每一件事儿都是不能提前完成的因为村里有种说法白事儿上所用的物品提前准备好了是不吉利的。除此之外她还得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把羊喂得饱饱的。

    晚饭时分上述事务基本就绪。鲍福草草扒了几口饭就开始下通知了。尽管这是一项很烦琐的事儿但毕竟容易到位因为晚饭前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有的甚至相互转达一下同样能达到目的。

    最后一位被通知的人就是他的邻居。鲍福明明知道昭阗有工作在身是不能参加这项活动的。但是不能参加也得通知这叫人到礼不差。村里的虚礼很多稍一不慎就会造成麻烦。当然昭阗是有修养的他决不会计较这些小事儿。所以鲍福最后通知的人才是他。

    黄脸婆听到鲍福喊门急忙跑到堂屋的镜子前梳了梳头然后才去开门。

    三个孩子正围坐在一块吃饭一看到鲍福进来了纷纷站起来叔叔长叔叔短地叫着。鲍福招呼他们坐下回头问黄脸婆:“二哥咋还没回来?”黄脸婆把嘴撅成了一根木桩:“他啥时候还记得有这一家子人家?哪一天不是到了天黑得对脸儿看不见人的时候才回来!也不知道又去找哪个烂货去了。”鲍福知道再等下去又得听黄脸婆一大堆肮脏话于是告辞道:“嫂子我就不等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商量一下明天去文家屯的事儿。反正前两天我已经给他打过招呼了等回来了你再转告诉他一声就行了。”说完转身就走。黄脸婆紧跟在他的后面:“要不要女的去?要不我准备一下。”“不用了你吃饭吧。”

    鲍福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