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九章、成神需斩将以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日正是六月十五,望日,为中朝。这是李治第一次正式的与文武百官见面,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和兴奋。

        中朝因为是比较大型的聚会了,所以在太极宫的主殿太极殿举行,唐朝时候的朝会还是比较随便的,不似李治以前看的大清朝的朝会时百官都缄口不言,死气沉沉。

        “众卿平身。”

        百官拜毕,李治厚着嗓子说了一声。

        都说做惯乞丐难做官,可李治一穿上这身龙袍,就感觉自己好似长高了许多般,看人只需俯视就可。

        扫了一眼下方,见文臣武将分班列座。好多人李治也是第一次见。

        “皇上。”文臣中突然横走出一人,手拿笏板,示意皇上有话说。

        李治不认得旁人,却认得此人,因此人正是开国二十四功臣中的唐俭。

        唐俭现任民部尚书,因为李治登基时定不避太宗讳,所以就没有了历史上原本应该把民部尚书改为户部尚书这段。况且李治认为,民比户要恰当。

        见皇上点头,唐俭道:“皇上,微臣身为民部尚书,职责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皇上新登基,臣自然要把此等概况向天子禀明。”

        唐俭偷眼看了看笏板上自己提的大纲,继续道:“自贞观二十三年,我朝共有三百八十五万两千八百户,三千六百四十二万余人。有十道,凡三百六十州府,一千五百五十七县。另设有四大都护府。我朝税收,取“赏赐给用、旨有节制、征鼓赋役、务在宽简、均平负担”之策,承太宗皇帝遗风,天下得以大治。”

        唐俭此时已然是垂暮之年,说话时虽极力提高声音,但终究抵不得时间的法则,已经很苍老了。

        “先皇仁政,天下得以大治。老臣奏请皇上仍沿用先皇所定之法。”长孙无忌出班道。

        “皇上,我朝税收种类名目繁多,有租庸调、地税、户税、两税法、青苗钱、间架税、盐茶酒矿税与专卖税等等,是不是应该削减名目以示宽与百姓?”

        说这话的人正是张行成,他在李治还是太宗的时候就是太子宫的副总管,倾向于庶族一党,所以在李治心中他的地位也较高。

        “张大人此言差矣,税收之于百姓不在种类名目的多少,而是负担的多少。我朝虽种类繁多,但实际上总体税收与前隋开皇之时相差无几。”

        李治忽然想起以前在论坛上看到的一篇关于古代税收的帖子,就顺嘴说了出来。

        “皇上所言即是。”一种大臣齐声颂道。

        接着就是各部轮流的向李治汇报朝廷的现状,刑部尚书高季辅的话尤其为李治所重视,这是因为高季辅是元老中可以和长孙无忌抗衡的不二人选,李治登基时就以其为中书令,与长孙无忌共策中书省,这样就防止了长孙无忌的独断专权,本来太宗的意思是无忌与禇遂良两人为中书令,但李治怎么会让整个决策机关都落在长孙集团的手中呢。

        虽说六部在唐朝的地位在三省之下,但李治却极为重视。六部是真真正正的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吏部就是公安机关、刑部是检查机关、民部是财政机关、礼部是教育机关、工部是则更为重要,国家的建设全靠工部,兵部就是军队了。所以在李治看来,三省是如议会一般的存在,而自己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平头老百姓,当然和六部更亲。

        唯一让李治不满意的反倒是最先发言的唐俭的报告。唐俭主民部,竟然只给了几个数字,却不总体概括一下这贞观二十三年来的发展状态,在不济来点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行啊。

        这绝对是一篇腐败的报告,要是现代就可以用作反面教材的典型了。

        李治最后在心中如是评价道。

        “唐俭,你掌民部,你来告诉朕,我朝共有几国来朝,各道贡赋几何啊?”

        听完了六部的报告,李治毫不犹豫的就拿唐俭开刀。

        唐俭本已归班,他年事已高,再说生活荒诞不察,哪里有心思专政,对李治的问话根本就不曾预料,当时就知觉头皮发麻,口中诺诺不能言语。

        “回皇上,贞观二十二年,我朝京城六百五十万贯,十道共计三千一百万贯。共有九国来朝,贡赋多为物器,无法计算价值。”张行成见唐俭半天无语,也顾不得规矩了,时间越久皇上的火气就憋得越足,只好抢道。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