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32章 意外之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就那样提心吊胆的过了快一年年,听说以前的那三千兄弟出海了。

    这一去就没了音讯,肯定是出海喂鱼去了,说是水军,其实是个什么鸟样,水军将士自己心里最清楚,茫茫的大海,哪是他们这些半吊子水军能够去的地方。

    然后就突然有了又有消息了,据回来的那些水军说,他们在海外都发了大财,而且马上又要下海。

    果然,又等了大半年之后,就有朝廷的调令下来了,驻守洞庭湖的三万余水军,全被发往了岭南,准备打造战船,下海发财。

    而且京城里还派了一个监军过来,据说是陛下身边最红的红人。

    眼看着将被老死在湖里的几万水军转眼又有了活路,而且是一份出海淘宝的肥差,众水军将士那叫一个欢天喜地。

    只是这转眼又是一年将过,洞庭湖的水军全给挪了窝了,这鄱阳湖的五千多水军好似被人遗忘了一般,迟迟都没个动静。

    这让将主张顺那就一个心急,虽说自己只是一个前朝的降将,可他张顺敢拍着胸脯保证,他那一个拳拳报国之心,比谁都要赤诚。

    很想向上面问问,自己什么时候能领到一份差事,这几千个大老爷们成天在湖里泡着,船都要泡烂了。

    可他实在没什么人脉,而且兜里也确实没几个钱,问个路尚且要投块石头呢,打听个前程,不准备上几份厚礼,怎能问的出结果。

    一口闷下茶碗中的白开水,张顺重重的叹了口气,整个鄱阳湖水军,都已经穷得叮当响了,连碗茶汤都不起了,如果再没有差事下来,到今年年底,八成也是编入厢军的命了,到那时,基本就可以断了升迁的念想了。

    “将军!营外有一群僧侣求见。”

    长吁短叹之际,有军卒来报。

    “僧侣?”

    “嗯……看模样的确像是僧侣,不过领头的那人说,他们是京里来的,还给了属下一份帖子。”

    军卒说着把一册帖子递了上去。

    张顺疑惑的接过军卒呈上来的帖子,心中疑惑不解,心说和尚化缘怎么化到军营里了,还是京里来的和尚,京里来的和尚也不能来咱军营里化缘呀,自己都穷得叮当响了。

    然而刚刚打开帖子看了一眼,就腾的从座椅上给窜了起来,这哪是什么和尚,分明是太府寺的大司农呀!

    正是这几年一力发展海贸,连带着盘活了那几万水军将士的大司农啊!

    难道是终于要轮到我张顺了吗?也终于要被调去海外淘宝了吗?

    想到这里,张顺捧着那一份帖子的手,竟有些微微颤抖起来。

    欣喜若狂般在帐中手舞足蹈了一番,方才正色道。

    “大胆!这是太府寺的大司农大驾光临了,哪是什么和尚!快,速速随本将前去迎一迎。”

    说着便欲行出账外迎接大司农的大驾光临,刚刚走到账门口,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

    一屁股坐到地上,用力的把脚上的军靴给蹬了下来。

    爷爷给他讲过倒履相迎的故事,左中郎将蔡邕倒穿鞋子迎接王粲来访,用倒穿鞋子出来迎接宾客,来表达主人热情迎接宾客,对待朋友的热情和一片诚意。

    所以他张顺也要效仿古之先贤,来这一回倒靴相迎。

    只是这高帮的军靴要倒着穿着实有些困难,铆足了劲儿,几乎把军靴给扯烂了,才勉强算是给套进去了。

    这一连窜怪异的举动,把边上的几名属下都快看傻眼了,心说将军这是怎么的了,为何会有如此怪异的举动。

    而且,营外的那些人,看穿着虽像是护卫的打扮,但他们的脑袋上却都是光溜溜的,确实是和尚的模样。

    可将军为什么会说来人是太府寺的大司农?大司农怎么会是一个出了家的和尚。

    那个军卒的确没看错,此时,营门外站着的,的确是一群脑袋光秃秃的和尚,正是前几天刚刚梯度了的大府寺王大司农及一众手下。

    此来江州,除了游山玩水和奉赵老大之托给姜幕云的父母建一处衣冠冢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带着鄱阳湖畔这八千多水军前往明州港外的双鱼岛上剿匪。

    清剿海盗这种事,王大司农也算得上是经验丰富了,也因此,这一趟下江南,赵老大没再指派另外的领军大将,而是直接把调令给了王浩,让他自己安排这几千水军将士。

    驻守在江州鄱阳湖畔的这支水军,几乎都快被人遗忘了,北边打仗,用不到水军,而且这些水军的战力其实非常有限,也就在在长江上搭浮桥时派得上用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那些没什么战力,打仗派不上什么用处的水军,如今却成了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