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下厉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江都太守府。

    萧正接见颜相时,在座的有虞世南、欧阳询、许仲林和陈棱。

    颜相时与众人见礼之后,对萧正说道:“卫王,贵军与我朝素来和睦,何以突然兴兵开战,致使黎民遭殃,将士浴血呢?”

    萧正说道:“颜先生,本王和李唐并非争权夺利,而是理念之争,此不可调和也,还望先生理解。”

    “这...”颜相时一时不知怎么接话。

    萧正继续说道:“颜先生,我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智慧、最善良的民族,可这千百年来,这伟大的民族,却屡受战火摧残,每每思之,萧正都深感痛心!”

    “本王也希望这天下能尽快的由分崩离析走向统一,由dòng luàn走向安宁,可是,颜先生,在某看来,决定历史走向的,不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而是人民!是千千万万普通的穷苦大众!”

    “诚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否认某些出类拔萃人物的作用,不能掩盖这些人的光芒,但是,真正的基石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没了老百姓的辛苦劳作,吃什么?没了辛苦老百姓的辛苦劳作,喝什么?没了老百姓,兵从何来?粮从何来?武器又从何而来?”

    萧正略略缓了口气,道:“颜先生,某愿与李唐止戈,甚至愿意归顺李唐,使这天下早日恢复安宁!”

    “但某有几个条件,其一,必须施行新柳军的土地政策。其二,官绅一体纳粮。其三,取消奴籍。其四,建设基层zhèng quán,以国法取代族法族规,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

    “诚然,这个过程注定是不顺利的,某是深有体会,很多地方都要被迫做出不少妥协,甚至在制定《卫律》的时候,还要参考不少大家族的族规,使其尽量减少冲突。”

    “本王愿意和李唐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颜先生,你以为如何?”

    包括颜相识在内,诸人都深受萧正博大胸怀所感染,一时竟皆陷入沉思。

    颜相识也好,虞世南、欧阳询也好,甚至包括陈棱在内,他们对世家门阀,对士族的认知并不比萧正少,甚至更多、更深刻,尤其经历了杨广之灭亡,哪个还会不明白?只是都不愿多想而已。

    而就在此时,萧正这个草根出身的土匪头子,成了最“清醒”的一个人!

    这让颜相识等人感到有些惭愧,文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可到头来,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颜相识打破沉静,说道:“卫王胸襟宽广,志向远大,颜某深为佩服,但是,恕某直言,隋帝杨广之教训犹在眼前...太难了!”

    “*******,*******!就算最后失败,萧某也在所不惜,必将为之奋斗终生!”

    颜相识和虞世南等人听罢不住的点头,赞叹不已!

    “唉!”颜相识叹了口气,道,“卫王之志,颜某深感敬佩,也愿卫王能早日达成所愿。”

    “哈,那就借先生吉言了!”

    萧正一番话,颜相识便息了再继续沟通的心思,双方理念根本就是南辕北辙,尤其萧正心念甚坚,完全不可能妥协。

    第二天,颜相识告辞返回乌江,临走还拿了几张新柳报,上面有萧正新近发表的三篇文章,其一是《再论法制建设》,其二是《论土地兼并》,其三是《论三农问题》。

    虽然文章都是大白话,可颜相识却看的津津有味儿,对萧正也越发钦佩,这人确实一心为民,实属难得。

    尤其是萧正所阐述的观点,让人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颜相识回到乌江不久,便启程返回长安。

    颜相识离开江都后,萧正也启程来到乌江大营。

    虽然进攻受挫,但将士士气还不错,并没有灰心丧气。

    綦公顺胳膊中箭,萧正强让其回江都养伤,綦公顺拒绝了萧正的好意,弟兄们都在此浴血奋战,他怎能因为这点小伤就脱离战场,那不成逃兵了吗?

    见其态度坚决,萧正也只好作罢,不过,萧正还是不放心,亲自解开绷带察看伤情,见没有发炎迹象,才彻底放下心来。

    随后,萧正又探望了所有受伤将士。

    第二天,新柳军依旧强攻乌江。

    此时的乌江城外,飘散着浓浓的血腥味儿,城墙上,壕沟里,血迹斑斑,都已变成了黑褐色。

    虽然早已司空见惯,可看着眼前舍生忘死的新柳军士兵,萧正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哀伤。

    或许是因为萧正到来,将士们受到了鼓舞,或许是颜相识的离开影响的杜伏威,就在第三天中午,王雄诞率军从乌江南门突围而走。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