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密锣紧鼓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立秋转眼就过去了,天气已渐渐转凉。

放榜后,一段时间都暂时不用回私塾。算是放一个假期,让学子们放松一下。

宋安就趁着这段时间,暂时不用上京赴考,先和大哥处理好印坊的事情。

就这样,在家团聚了不过三天。天伦乐还意犹未尽。兄弟俩就匆匆和父母告别,踏上去桥头镇之路。

到了桥头镇,茶馆老板正在招呼店里的客人,宋安兄弟俩进去了还浑然不觉。

“老板,还记得我们吗?”宋安趋前一步,对着茶馆老板报拳道。

“哟!小兄弟,是你们啊。”茶馆老板胖乎乎的脸庞立刻堆起了笑容。不愧是生意人,果然够圆滑。

接着宋安就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要求租下隔壁的铺面。

于是双方拟好租约,按下指模并签名作实,并交付余下的租金。

一切都办妥后,宋安抱拳对茶馆老板道:“以后这间店铺就由我大哥掌管,烦请老板多多关照。”双方不免一番客套。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既然有了店铺,那么以后也不用住客栈了。兄弟俩到镇上买了木板回来,做了一个简易床。这样,睡觉的问题解决了,兄弟俩今晚也不用睡地上了。

然而,整个店铺最重要的事还未做。那就是写牌匾,一个漂亮的牌匾就相当于一个店面的灵魂。

当然宋安又发挥出他的强项,用仿书圣王羲之的笔法挥笔一就,平安印坊四字跃然纸上,字迹飘逸,几可乱真。

宋安将纸贴于牌匾,雕刻一番,然后涂上金漆,大功告成,一个漂亮的金漆招牌终于完成。

宋平够高,就将它钉上铺面门楣上。立刻引来茶馆里的客人围观,客人中不乏读书人,看见牌匾上的字,不禁惊为天人,有客人拉着宋平问,这牌匾是哪里做的,宋平望向宋安,宋安现在不想多惹事端,立刻打着哈哈道,这牌匾是请石家村的一位名匠做的,客人看了看牌匾,油漆好像还未干,于是将信将疑。

接下来,宋安进铺里写了一沓宣传纸,现代又称广告纸,宣传单张。内容不乏一番自我推介。

所谓酒香还怕巷子深,王婆卖瓜的事还是要做的。一切都准备就绪。现在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宋安决定明天早上就和大哥到桥头镇上的各间私塾登门拜访。

翌日早晨,宋安决定先到对面那间私塾拜访,由于现在是假期,私塾很安静,门是虚掩着的。

“有人吗?”宋安在门外叫了两声,终于听到有脚步声走了出来。只见一位学究模样的老者推门而出。

宋安一看,原来是熟人,正是诗词大会上的董举人,反而董举人不是太认得宋安,望着眼前一大一小的两位少年迟疑地问:“你们是……?”

宋安作了个揖,然后自我介绍起来。

董举人才恍然大悟,眼前的少年正是今届乡试独占鳌头的宋解元。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于是不敢怠慢,恭请宋安他们进内堂喝茶。

待一巡茶过后,宋安提起诗词大会上的趣事,董举人才惊觉面前正是当日诗词大会强势夺魁的小神童。现在更是高中乡试第一的解元。不由得感叹起来:“现在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宋安谦逊一番,宋安便向董举人禀明来意,并递上宣传纸。

董举人接过细看一番,只见宣传纸用神似王羲之的字迹写着,笔法飘逸,不由得一阵赞叹。

“哦,还有这么神奇的印刷术。”董举人看完后道。

“对,而且鄙铺就在对面,有需要印刷书本的话你可以到对面平安印坊找我大哥。平时都由我大哥掌铺。”宋安指着宋平道。

“而且你们今日要印,明天就可印好。”宋安续道。

因为当时流行的是雕板印刷,如果印制得多书的,通常都要一个星期才会有货收。现在宋安推介的活字印刷更快,自然更有优势。

结果,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

紧接着,兄弟俩继续马不停蹄地拜访剩余的数家私塾。因为顶着解元的名头,自带了光环,兄弟俩无往而不利。

终于,整个桥头镇十一间私塾的印务,全部被宋安兄弟俩拿下。

考虑到如果接再多的生意可能会人手不足,会引致完成不了客人的任务而损害口碑,宋安决定就此打住。

现在十一间私塾的印务已经足够令印坊忙活的了。况且现在还不是时候集中精力搞这事。先等印坊的生意上了轨道再说。宋安心想。

因为,冬季就快来临了。宋安准备迎接更大的舞台,上京参加省试。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