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十二.细说谶纬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迷信这东西不是中国人的专利,世界各国都有迷信。比如从天主教延伸出来的13不吉利,西方许多国家的楼房没有13层,12层叫12A,13层叫12B,刻意把13空过去。还有日本的一些人相信沏茶的时候茶叶要是立起来是一种吉兆,再比如德川家康禁止民间打造村正刀,称其为“妖刀”(因为他祖父松平清康、父亲松平广忠以及儿子德川信康都死于这种刀下),都是迷信。

可我觉得中国人的迷信最丰富、最多元化、最有创造性、最合乎理论,当然也危害也最大。例数中国人的迷信,有原始崇拜演化的、有宗教产生的、有传说演化的、有个人禁忌后来流传开的、有家族性质的……五花八门。

这其中有三种特别值得我们关注:道教衍生的迷信、佛教衍生的迷信、儒家衍生的迷信。

儒家也衍生迷信?啊!一点儿不假,儒家迷信影响最大。

人们说儒家是孔子创立的,这不假。可是孔子宣扬的是什么呢?复礼!就是恢复周代及以前的礼制。而礼制托生于原始的崇拜,说白了这不就是迷信演化来的吗?所以我们说封建迷信封建迷信——迷信是和封建礼教是分不开的。

但是孔子他老人家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宣扬迷信。什么时候迷信作为儒家的附属品占据统治地位的呢?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不是支持董仲舒搞了一个“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吗?从此儒家占统治地位,儒家迷信也就跟着占统治地位,这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就是讲反对皇帝就是反对天,反抗朝廷就是逆天而行;当然天地自然界产生一些现象也预示着皇帝以及大臣的过失。所以我们看《后汉书》,只要一有什么地震、暴雨、海啸等灾害,三公大臣就要更换。汉灵帝时期自然灾害频繁,你看那三公换的跟走马灯一样!可是换了半天却还是那几个人。

随着儒家迷信的发展,谶纬出现了。

何为谶纬?

《说文》记载“谶,验也,有徵验之书。”谶说白了就是预言。纬,是古代的纺织物,因为预言长以图画方式出现又画在织物上,所以纬也可以解释为“图谶”,有图画的预言。

谶纬出现得很早,也是托生于原始崇拜,而且多多少少跟神话有关,又与科学擦了一点边儿。因为它跟河图、洛书关系密切,所谓“龙马衔甲,赤文绿字,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录纪兴亡之数。”(这是《尚书纬-中候》里写到的)可是谶纬的真正兴盛还是和大部分儒家迷信一样在汉武帝以后,当时许多的“方士化”的儒生经常按自己的意图去附会经典,这些附会的方法无外乎介入五行术数、在字的引申义上另辟蹊径或者干脆靠谐音乱加联系,目的是要把经书搞得玄之又玄,仿佛可以预言千百载之后。

太深了吧?咱深入浅出,我绝对叫大家明白了。

我说经学时讲过,后人著书为经书作注就形成经学。同样道理,我们可以讲谶纬就是后人为河洛作注——河图、洛书的注释!够清楚了吧?

咱清楚,古人不清楚!

《怀南子-说山》曰:“六畜生多耳目者不祥,谶书著之。”看见了吗?谶纬当黄历甚至百科全书这么使。关键是民间挂挂黄历也就算了,有个人非得把他上升到政治高度。谁呀?王莽!

王莽不是要篡汉嘛,他得打造舆论,就被谶纬搬到朝堂上了。大肆宣扬他得当皇帝,底下的人投其所好呀!写“黄历”、改“黄历”,反正怎么有利于你王莽我们怎么编!关于王莽这个人,大家翻翻史书,他当皇帝利用迷信,他本人也迷信。他的改革什么“五均六莞”、“王田私属”、“分州定域”不是想复古就是应和迷信。王莽到了就要国破身死的时候,还抱着御玺说:“我是天子,他们灭不了我!”这个人就迷信到这个地步。

后来王莽完了,刘秀当了皇帝,而他的迷信程度丝毫不亚于王莽。

王莽时代流行的谶纬之书有四十二部,可到了刘秀时代不但不予取缔反而增加到了八十一篇。其中《河图》九篇,《洛书》六篇,说是黄帝到周文王时期的作品;还有各类的杂谶三十篇,说是九圣所作(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17k